题名不同盐度下砷(Ⅴ)对菲律宾蛤仔毒理效应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张杏艳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3-05-2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惠丰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毒理学效应 代谢组学 盐度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砷已经成为渤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研究表明,盐度能够影响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理学效应,而渤海湾砷污染的主要发生区域海水的盐度不断变化,而国内尚缺乏盐度对砷的毒理学效应的影响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 1H NMR 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盐度海水(正常海水,75% 正常盐度海水,50% 正常盐度海水)中,20 μg/L 砷暴露 48h 后,菲律宾蛤仔代谢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总砷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探究不同盐度海水中砷对菲律宾蛤仔的毒理学效应,并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不同盐度海水中砷暴露之后,菲律宾蛤仔鳃总砷含量明显升高(p < 0.05),菲律宾蛤仔鳃对砷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2)在正常盐度海水中,砷暴露导致菲律宾蛤仔鳃 MDA 的浓度明显升高(p 值接近 0.05),砷暴露诱导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在 75% 正常盐度海水中,砷暴露之后,菲律宾蛤仔 CAT 的活力明显升高(p < 0.05),砷暴露诱导产生氧化应激效应,而在 50%正常盐度海水中,砷暴露之后,抗氧化酶的活动则无明显变化,这说明,低盐环境有利于降低砷对菲律宾蛤仔诱导产生氧化应激效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

3)在正常海水和 75% 正常盐度海水中,砷暴露导致菲律宾蛤仔肌肉的渗透压调节和能量代谢发生异常,而在 50% 正常盐度海水中,砷仅导致菲律宾蛤仔肌肉的能量代谢异常,在低盐环境中,砷对菲律宾蛤仔肌肉的毒性作用减弱; 

4)在正常海水中,砷暴露导致菲律宾蛤仔鳃的能量代谢发生异常,而在75% 正常盐度海水中,砷暴露则导致菲律宾蛤仔鳃渗透调节异常,而在 50% 正常盐度海水中,砷暴露则导致菲律宾蛤仔的能量代谢和渗透压调节均发生异常,这说明在低盐环境中,砷对菲律宾蛤仔鳃的毒性作用增强。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环境科学
公开日期2013-08-2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6725]  
专题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杏艳. 不同盐度下砷(Ⅴ)对菲律宾蛤仔毒理效应的代谢组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