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影响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作者宋敏红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钱正安
关键词西太副高脊线 青藏高原 冷空气入侵 南亚高压脊线 数值模拟 对照试验 滤波试验 准静止波异常 MMSV3模式
中文摘要因东亚夏季风区的主要雨带常分布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588gPdm特征等高线的西侧和北侧,台风等的活动又常受其外围气流的引导,所以,夏季西太副高的北挺南落及西伸东退与东亚地区的降水及台风等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是东亚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环流成员之一。本论文为了寻找夏季西太副高脊线及主要雨带南北急剧摆动的中、短期预报的着眼点,首先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等,就1998年江南北部和1991年江淮地区的两次洪涝年个例,从高原涡东移、南亚高压脊线南北摆动及北方冷空气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观测事实分析;然后在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式物理过程齐全、分辨率较高的NCAR/PSU.MM5V3中尺度模式,进一步作了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年7月江南北部和1991年7月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影响的区域气候模拟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检验前面观测研究的结果。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6一7月逐日高原东部气柱平均厚度丽(△H)-bar_(500)~(300) ≥ 392 gpdm时,未来高原涡将东移出高原,激发西南涡产生东移,遂使西太副高南落,长江中、下游流域产生暴雨。2)夏季IOOhPa逐日南亚高压东段脊线平均常在500hPa西太副高西段脊线位置以北约8°N处,暴雨带常在100hPa南亚高压东段脊线和西太副高北侧588线之间。上下两高压脊线南北摆动趋势相同,但前者更稳定,平均提前3天。据此可预报后者及相伴雨带的位置。3)在北有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贝加尔湖槽维持,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阻挡的背景下,若华北地区逐日850hPa南风负距平在-2 m/s以下,并有规律地东南移,华南及江南亦有2m/s以上的南风正距平区对峙,则易在南风正负距平过渡区(但偏于负距平区一侧)产生暴雨,也使西太副高稳定少动;若南北风中某一方相对增强,将引起西太副高及相伴雨带的相应推移。4)在98.7江南北部和91.7江淮地区的两次强暴雨个例中,考虑了中高纬度环流和青藏高原热力均持续异常影响的对照试验,能相当好地再现中高纬度环流的平均场特征及形势演变的情景(特别是最初5天的模拟),也能部分再现西太副高及主要雨带的活动实况;而不包括上列准静止波异常强迫影响的滤波试验的模拟结果与对照试验结果相差较大(特别是98.7个例),更像多年平均的气候场,这说明了准静止波异常强迫影响的重要,也证实北方冷空气活动及高原影响对该两个例西太副高及雨带的重要影响。5)NCAR/PSU的中尺度模式MM5V3有相当强的模拟中高纬度形势演变的能力,特别是最初5天的模拟。但在98.7及91.7个例中模拟的西太副高及雨带位置偏北,暴雨强度偏弱,其原因可能与模拟的北方偏北气流偏弱有关。这也说明制作降水预报时,不能仅看中高纬度环流形势的预报,还要仔细分析其他相关分量的预报情况。6)大尺度环流等的持续异常对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的讨论再次说明,这种保留或滤除准静止波异常的模拟方法不失为是一种讨论这种大尺度准静止波异常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有效方法。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5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960]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敏红. 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影响的观测和模拟研究[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