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青藏高原雷达回波特征及其三维对流云模拟
作者冯锦明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刘黎平
关键词地面雷达 回波强度 对流云模式 冰相过程
中文摘要利用1998年中日合作项目GAME-TIBET中所取得的大量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时期日美合作发射的热带测雨卫星TRMM的星载测雨雷达资料,本论文主要做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利用1998年青藏高原地面雷达资料、探空资料和地面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雷达回波、部分热力参量及其降水的统计特征。青藏高原在6月中旬夏季雨季来临之后,云中对流活动明显增强,雷达回波强度增大,回波面积增加,回波顶高明显增高,几乎每天都有比较强的对流云产生。强度大于10dBZ的回波顶高可以达到距地面14KM。从青藏高原雷达回波的平均日变化看,云的对流活动在当地时间下午2:00左右达到最强。对流回波单体面积小,数量多,发展变化迅速是青藏高原雷达回波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雨季来临之后,对流凝结高度减小,云顶高度显著增高,气块能量大大增加,青藏高原降水明显增多,7、8月份的平均降水量比6月份的平均降水量大得多。2.利用1998年青藏高原地面Doppler雷达资料和TRMM PR资料,分别从各种不同方面和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Doppler雷达和TRMM PR所测云区在回波结构和回波强度等方面的相同和差异之处,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必然的和可能的原因,以对青藏高原雷达回波特征作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地面Doppler雷达和TRMM PR所观测到的云的回波位置,形状和结构都非常相近。但是TRMM PR所测雷达回波强度比地面Doppler雷达所测的要大,一般有系统偏差2-3dBZ。由于Doppler雷达和TRMM PR观测方式不同,发射波长也不同,因此二者对不同形状、相态和空间取向的云粒子的散射特性就不同,这是产生它们测云误差的根本原因。3.利用单参数三维对流云模式,根据1998年青藏高原探空资料对青藏高原对流云的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云中液态水成物云水和雨水的含量较低,而固态水成物冰晶和霰的含量则较高,降水中固态成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一点不同于内陆地区一般的暴雨云。从云的发展演变过程、模拟云的反射率因子大小以及云的高度等方面来看,该模式对青藏高原对流云的模拟是合理的,它反映了青藏高原对流云发展的主要基本特征。通过分析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看出,在青藏高原对流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冰相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5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915]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冯锦明. 青藏高原雷达回波特征及其三维对流云模拟[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