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珠穆朗玛峰若普拉垭口的辐射平衡研究
作者蒋友严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05-2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任贾文
关键词太阳辐射 能量平衡 珠穆朗玛峰 反射率 净辐射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和气候形成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本论文以2005年5月1日至7月22日珠穆朗玛峰若普拉垭口自动气象站观测期间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总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地表反射率、地面有效辐射和净辐射等辐射各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寻珠峰高海拔地区夏季的辐射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变化规律,并且结合历次的珠峰科学考察所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珠峰地区同海拔高度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为研究该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从短波辐射的变化来看,短波辐射的平均日变化都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加强,并且总辐射和地面反射辐射的日平均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观测期间,经常出现瞬时的总辐射值超过太阳常数的现象。由于垭口新降雪较多,雪面的反射率也很高,观测期间最高可达0.92。 从长波辐射的分析来看,地面长波辐射和天空长波辐射的平均日变化,都是在日出前后较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变大,但是,天空长波辐射滞后于地面长波辐射约2小时达到最大值;两者辐射通量的日平均变化,整体是逐步增强,但是天空长波辐射日平均变化的幅度比地面长波辐射的日平均变化的幅度大。珠峰地区的总辐射和下垫面有效辐射无论是随时间的变化或者随高度的变化都很小,但与平原相比,高山区的有效辐射显著增大。 净辐射的平均日分布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其日平均变化是峰谷式起伏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白天净辐射正值的持续时间相应缩短且最大值减少。夜间各高度上的辐射平衡值都是负的,其绝对值比白天小,而且各高度上的辐射平衡值相差甚小。在春季日总辐射量大致相同的白天,表碛面的辐射平衡比粒雪面大四倍,这种热力状况的差异是形成冰川风的重要原因。 通过近似块体系数法、波文比法和组合法分别计算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净辐射通量大部分消耗于感热输送之中,潜热通量的值很小,考虑到计算误差的原因,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东绒布冰川也是绒布河的主要补给来源,通过对观测期间绒布河水量的变化和垭口地区气温和太阳辐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垭口地区辐射平衡和绒布河水位变化的相关性较好。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7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671]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蒋友严. 珠穆朗玛峰若普拉垭口的辐射平衡研究[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