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与防治研究
作者汪万福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6-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王涛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 风沙危害 机械阻沙 植物固沙 化学固沙 防护体系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1)通过对莫高窟顶全自动气象站1990~2004年风况资料的分析,结合窟顶不同地貌单元及地表物质组成状况,表明造成莫高窟风沙危害的主要风向为偏西、偏南和偏东三组风向,分别占起沙风(≥5 m•s-1)总频率的21.97%、50.29%和12.67%。 (2)采用全方位积沙仪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窟顶年总输沙通量为1.62 t•m-1•a-1,其中,偏西风为0.74 t•m-1•a-1,占总输沙通量的45.75%;偏南风为0.66 t•m-1•a-1,占40.88%;偏东风为0.22 t•m-1•a-1,占13.35%。流沙区、戈壁区对构成莫高窟风沙危害的沙源贡献率分别占82.43%和17.57%。 (3)采用航卫片判读、GPS全球定位系统及近景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结合对典型沙丘运动的实地监测,确定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是:1)鸣沙山前缘的流动沙丘及平坦沙地;2)沙砾质戈壁区;3)窟顶崖面。 (4)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和化学措施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构建对洞窟危害最小、日趋稳定的风沙均衡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莫高窟的风沙危害问题。综合防护体系的建成,预计进入窟区的流沙将由目前的1000 m3•a-1左右降至100 m3•a-1左右,大气中TSP浓度有所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是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基本原则。 (5)通过对生物固沙与机械固沙措施效益的数值模拟与实地观测,生物措施优于机械措施。机械措施中,草方格沙障又优于其它机械沙障措施。在相似的地表及风力作用下,麦草方格沙障的地表粗糙度、摩阻速度及输沙率分别是棉花秸方格沙障的54倍、15倍和1/4。 (6)通过风洞模拟实验与野外观测结果表明,窟顶戈壁砾石覆盖度在50%以上时可有效防治风蚀作用。当戈壁表面蚀积活动达到动态平衡时,砾石覆盖度随风速的增大呈对数关系增长,其所需时间随风速的增大而呈指数关系递减。 (7)风洞实验结果表明,用10%PS溶液加固后的莫高窟北区原始岩样,在20 m•s-1挟沙风的作用下,其吹蚀模数几乎为0。PS和新型高分子SH、LC固沙材料,可使固结层土壤水分和温度有所增加,改善了土壤水热状况,有利于植物生长。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GPS全球定位系统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通过对近15年风况资料的分析及结合大量的野外观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明确了造成莫高窟风沙危害的主害风及其所占比例;2)确定了莫高窟风沙危害的主要沙源及其不同地表类型的贡献率;3)对不同防护措施的防护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风洞和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14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55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汪万福.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与防治研究[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