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Pb/I和Pb/I/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作者范乐庆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5-3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授予地点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师陈玲
关键词Pb/I 单晶结构解析 荧光 异金属 Pb/I/S 磁性 纳米带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Pb/I体系化合物是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非线性、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光学性质,以及电学和磁学等性能,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本文利用溶液合成法,分别对Pb/M/I异金属化合物、Pb/I/S配位化合物及磁性Pb/I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同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进一步的表征,并对化合物的光学半导体性质、热稳定性、荧光及磁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论文工作概述如下: 第一章 对Pb/I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结构以及性能的相关研究背景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二章 简单介绍论文工作中合成所用化学试剂及化合物的表征方法。 第三章 报道了7个新的Pb/M/I异金属化合物,分别为[(Bu4N)(PbCuI4)]n (I),[(Bu4N)(PbAgI4)]n (II),PbI4Cu2(PPh3)4 (III),PbCu6I8(PPh3)6 (IV),[PbAg2I4(PPh3)2]n∙[PbI2(DMF)2]n (V),PbI4Cu2(S2CNMe2)2(2, 2´-bipy)2 (VI), [(Bu4N)2Pb6I18Cu4ICuII(S2CNMe2)2]n (VII)。其中,化合物I和II分别为一维链状和带状结构;化合物III为欠完整八面体构型,受Cu(I)的影响,I-的电负性提高,有利于形成IPbI 3c-4e超键;化合物IV和V分别为Pb/I体系中目前仅有的双类立方烷和一维类立方烷链结构,这两个化合物都具有丰富的荧光性质;化合物VI为三核簇,二价Cu离子的引入,使得它具有反铁磁性;化合物VII是含有Cu(I)/Cu(II)混合价态铜离子的二维结构。异金属离子复杂了Pb/I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从而生成了结构形式多样的新化合物;新颖结构给这些化合物带来丰富的性质。 第四章 报道了3个新的PbI(dtc)型Pb/I/S配位化合物,它们分别为:[PbI(S2CNMe2)]n (VIII),[PbI(S2CNC4H8)]n (IX),[PbI(S2CNC5H10)]n (X)。其中化合物VIII为二维层状结构,IX和X为一维梯状结构。 第五章 报道了2个新的磁性化合物,[M4(2, 2´-bipy)12Pb11I28S]n [M = Ni (XI), Co (XII)]。它们是异质同晶化合物,阳离子分别为[Ni(2, 2´-bipy)3]2+和[Co(2, 2´-bipy)3]2+,具有反铁磁性。它们的Pb/I阴离子带宽为2.2 nm,是目前这个体系最宽的阴离子带。 第六章 对论文工作进行概括总结,并初步展望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5-09
页码15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798]  
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范乐庆. Pb/I和Pb/I/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