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新型多核稀土-过渡金属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作者胡胜民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1
授予单位d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授予地点d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师吴新涛
中文摘要目前,多核稀土一过渡金属体系是倍受关注的前沿领域,由于其可发展为纳米尺寸,在合成一系列电子的、光学的、磁学的和催化功能的新型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合成多核金属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利用一些螯合配体,氨基酸作为一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配体,氨基酸与稀士、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研究还具有生物方面的重要意义,氨基酸作为一种手性配体,这种络合物可能还具有光学活性和催化性能。本论文利用氨基酸为配合物,尝试将氨基酸引入镧铜体系,得到了四个新颖的多核化合物;它们都属于新的结构类型:本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简单介绍了氨基酸与过渡金属和稀土离子的配位情况,并系统述说了氨基酸与过渡金属和稀土离子配合物的一些结构化学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化学合成描述了四个以氨基酸为配体的多核配合合物的合成方法。第三部分:晶体结构分析化合物1和2是由6个铜依靠8个氨基酸配体的络合而构成的八面体结构,其中心包容一个钠离子(图1(a)、(b))。图1单个分子六核铜结构(虚线为八面体骨架):(a)为化合物(1)[Nacu_6(Gly)_8(H_20)_2]~(5+);(b)为化合物(2)[Nacu_6(PrO)_8(0H)]~(4+)H_20化合物3为一个三棱柱结构。六个金属锌离子位于六个顶点,稀土镧离子位于棱柱的中心,镧与锌之间利用氨基酸的配位连接(图2)。化合物4为一维链状结构,单元结图3化合物4的金属框架图图2化合物3阳离子[LaZn_6(Gly)_6(OH)_4(H_20)_8]~(5+)构近似为一个八面体结构,每个单元结构依靠两个Cu(G1y)_2连接而成(图3)。第四部分:红外光谱及磁性研究对四个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归属了主要吸收峰。对化合物4进行了磁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顺磁性。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5-07
页码9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038]  
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胜民. 新型多核稀土-过渡金属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 d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d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