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张杰 ; 李栋梁 ; 何金梅 ; 王小燕
刊名水科学进展
2007-05-15
期号3页码:319-326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 雨季降水量分布 枯水年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中文摘要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及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量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逐年雨季降水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开放度等6个地理、地形因子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三类区域在丰枯水年里的因子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此法建立的关于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20%,平均相对误差4.4%,估算模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海拔低于1 400 m的第一类区域,主要受地形高度和开放度等局地地形的影响,来改变旱涝年的降水分布特征,海拔高度大于3 600 m的第三类区域,主要受开放度和坡度的影响,其他区域主要受地形的海拔、经度和开放度等局地地形的影响;高原季风是影响第三类区域水汽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季风加强时,开放度和经度的影响也随着加强,而坡度和海拔的影响减弱,从而使得水汽的局地性分布特征增强,东西分布差异加大,相应地局地降水分布特征加强,东西差异加大。地理地形因子影响大气的水汽输送和大气的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其对空间降水分配的差异。
收录类别CSCD
公开日期2013-03-06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031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杰,李栋梁,何金梅,等. 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J]. 水科学进展,2007(3):319-326.
APA 张杰,李栋梁,何金梅,&王小燕.(2007).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水科学进展(3),319-326.
MLA 张杰,et al."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水科学进展 .3(2007):319-3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