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钛表面激光强化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作者郭纯
学位类别理学博士
答辩日期2012-05-2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陈建敏 ; 周健松
关键词 激光表面处理 涂层 摩擦学性能 Titanium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Coatings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
中文摘要针对国家高技术领域对钛及其合金运动部件耐磨、 润滑和抗高温氧化的性能要求。利用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熔覆技术,在钛表面制备出了具有良好减摩耐磨性能的硼化涂层、镍基复合涂层和钛系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材料。系统考察了激光合金化及熔覆工艺、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结构、摩擦学性能。分析了涂层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价值的数据和结果。为钛及其合金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纯钛基材表面以硼粉、氮化硼粉和碳化硼粉为原料,合成了含TiB、TiB2等硼化物的硼化涂层。用XRD、TEM、SEM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硼化层的组成、结构。用UMT-2MT摩擦试验机评价了不同硼化层和纯钛基材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硼源对合金化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摩擦学性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硼粉为硼源的合金化层主要含TiB2、TiB、TiB12和Ti相,显微结构主要为棒状晶;以氮化硼粉为硼源的合金化层主要含TiB2、TiB、TiN、TiN0.3、TiO2和Ti相,显微结构主要为棒状晶和枝状晶;以碳化硼粉为硼源的合金化层主要含TiB2、TiB、TiN、TiC和Ti相,显微结构主要为棒状晶和枝状晶;三种合金化涂层的截面硬度和耐磨性能顺序为: 硼粉合金化层>氮化硼粉合金化层>碳化硼粉合金化层。三种合金化层与AISI52100钢球对摩时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2.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表面制备了NiCrBSi涂层、 NiCrBSi/WC-Ni复合涂层、NiCrBSi/HfB2 复合涂层和 NiCrBSi/ZrB2 复合涂层。系统考察了不同增强相及增强相的含量对镍基涂层组成、结构、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C-Ni、HfB2 和增强相 ZrB2 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镍基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对比四种镍基涂层可以发现:NiCrBSi/ZrB2 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NiCrBSi/WC-Ni 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NiCrBSi/HfB2 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NiCrBSi 涂层的显微硬度;NiCrBSi/ZrB2 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NiCrBSi/HfB2 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NiCrBSi/WC-Ni 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NiCrBSi 涂层的耐磨性能。
3.利用激光熔覆原位合成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了 Ti-Al、Ti-Cu、Ti-Ag 三种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考察了三种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物相组成、硬度、组织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光熔覆原位合成制备的钛系金属间化合涂层, 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 精细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Ti3Al 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显微硬度>Ti-Cu 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显微硬度>TiAg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显微硬度; Ti-Cu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耐磨性能>TiAg 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耐磨性能>Ti3Al 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耐磨性能;TiAg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
4.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已用于钛合金轴承、钛合金活塞、航空发动机燃油泵钛合金侧板等机械部件的表面耐磨强化。 其中利用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的钛合金轴承(Ti-6Al-4V)相比于未处理的钛合金轴承,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提高20~72 倍,最大承载能力从 150 N提高到 200~600 N。钛合金活塞经过激光强化技术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活塞的耐磨性能和抗热疲劳性能。利用激光淬火处理的航空发动机燃油泵钛合金侧板,在干磨、航空煤油和航空液压油摩擦磨损测试条件下(摩擦配副为黄铜和锡青铜) ,钛合金侧板的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粘着磨损减小。
公开日期2013-04-0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2869]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纯. 钛表面激光强化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