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吸附法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及吸附机理的研究
作者靳彦军
学位类别理学硕士
答辩日期2009-05-2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丑凌军
关键词Y型分子筛 噻吩 吸附脱硫 凹凸棒土 累托石 吸附机理 NaY Thiophene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Attapulgite Rectories Adsorption mechanism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汽油,柴油等燃料的深度脱硫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传统的加氢脱硫虽然能够有效地脱除大部分含硫化合物,但在脱除噻吩类硫化物时,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而吸附脱硫因为成本低,操作性强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选择性的脱除燃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引起了炼油界的极大关注。
本课题考察了经金属硝酸盐离子交换后的Y型分子筛吸附脱硫的硫容量以及选择性,经单金属改性Y型分子筛中,Cu(Ⅰ)Y具有最大的硫容量,达到了18.4 mg/g。且经不同金属改性后其选择性也具有较大的差别。较系统的研究了与噻吩类硫化物结构相似的苯,萘对吸附脱硫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苯对噻吩的吸附影响较大,而对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萘对噻吩,苯并噻吩,以及二苯并噻吩脱除的影响都很大,吸附的选择性不高是制约其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并且噻吩类硫化物吸附脱除的难易程度为: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根据实验结果和IR,XPS表征探讨了吸附的机理,确认吸附的机理是π络合,且Y型分子筛吸附剂的较小的孔体积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有制约作用。随后还对用凹凸棒土,累托石进行吸附脱硫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表明并不适合用于吸附脱硫。
学科主题多相催化
公开日期2012-11-0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1750]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靳彦军. 吸附法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及吸附机理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