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暨南大学
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变化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1]; 荣箫[2]; 蔡岳鞠[2]; 王萍[2]; 唐娟[2]; 袁伟明[2]; 李雁彬[2]; 陈晓文[2]; 张喆[2]; 赵宁[2]
2018
卷号33期号:5页码:329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疾病特征 足月分娩 婴儿 早产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URI标识http://www.corc.org.cn/handle/1471x/5125092
专题暨南大学
作者单位1.[1]不详
2.[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510120
3.[3]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518000
4.[4]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新生儿科,523900
5.[5]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518026
6.[6]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518133
7.[7]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52840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1],荣箫[2],蔡岳鞠[2],等. 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变化[J],2018,33(5):329.
APA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1].,荣箫[2].,蔡岳鞠[2].,王萍[2].,唐娟[2].,...&杨冰岩[7].(2018).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变化.,33(5),329.
MLA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1],et al."2005-2014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变化".33.5(2018):32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