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
邓红兵,丁福俊,戴武刚,吴钢,严岩,王亮,刘楠,李云岚
2005
中文摘要该课题系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来源于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生态治理与水土保持是目前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面积的成果推广,使成果进一步熟化、完善。同时治理沟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同,采取的对策与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主要有高投入整治模式和保护型整治模式,但这两种模式主要适合于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我国是多山国家,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丘陵山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显得迫切而富有意义,但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情况各异,且一般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因此有必要探索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和区域社会、经济、自然情况的治理模式和相应技术。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技术包含各种工程与生态建设措施,内容涉及水利、畜牧、林业和农业等方面。主要创新点在于:将低山丘陵区沟壑分为初期V型发展沟、中期U型扩展沟和后期J型缓蚀沟,建立了相应的三种梯级治理开发模式,进一步论证了沟壑治理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中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该成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适宜于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且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重。根据已治理经验,实现治理目标后,一般可年净增产值5万元/km^2以上;减少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可利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门路,能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广阔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674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红兵,丁福俊,戴武刚,吴钢,严岩,王亮,刘楠,李云岚. 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 .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