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污染物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吴永宁,李敬光,赵云峰,史建波,阴永光,苗虹,尚晓虹,周萍萍,李筱薇,张磊,陈惠京,杨欣
2011
中文摘要该项目属于公共安全领域,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点项目资助。化学污染限量与配套检测国家标准是重要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污染监测与暴露评估是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主要技术创新为:成功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作为风险评估依据制定国际食品法典(CAC)标准;构建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建立食品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GB2761和2762);发展持久性有毒污染物一体化检测技术,获得膳食暴露与机体负荷基础数据;建立甲基汞、无机砷限量配套的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形态分析技术,升级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采用中国人群食物消费和污染数据,开发膳食暴露评估技术,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并使健康充分保护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如镉限量中大米为0.2mg/kg(CAC为0.4mg/kg),铅限量鱼和肉分别为0.5和0.2mg/kg(CAC为0.3和0.1mg/kg),使2007年铅膳食暴露量较2000年减低37.3%。建立与国际接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10项,并在WHO、IAEA和欧盟组织的一系列国际考核中成绩优秀,受WHO指定对食品危害物监测评估的未来数据需求提出咨询。向FAO/WHO提交有关铅、镉、汞(含甲基汞)、砷(含无机砷)、丙烯酰胺、高氯酸盐、氯丙醇、呕吐毒素(DON)和伏马菌素的中国膳食暴露量数据,被FAO/WHO技术报告采纳,有关家禽中甲基汞和粮食中隐蔽性DON数据仅来自中国,其他也是少数几个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时期在获得国际认可能力前提下中国自己测定完成公约规定的二噁英/呋喃、多氯联苯与9类持久性有机氯农药目标化合物和多溴联苯醚、全氟有机物新增化合物等机体负荷背景值并作为中国数据提交。起草二噁英、氯丙醇、丙烯酰胺、赭曲霉素等操作规范和铅、氯丙醇、三聚氰胺等限量的CAC国际标准,并作为大米无机砷限量工作组长。发表论文百余篇,SCI他引510次,著作3部,国家标准6项,国际标准6项。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645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永宁,李敬光,赵云峰,史建波,阴永光,苗虹,尚晓虹,周萍萍,李筱薇,张磊,陈惠京,杨欣. 食品化学污染物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