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scovery of the Southern Sky
Jacob KistemaKer ; Sun XC(孙小淳)
刊名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7-04
卷号16期号:2页码:133-146
关键词南天星表 星图
中文摘要该文题为《南天星空的发现——对欧洲和中国三份最早的南天星表的研究》。从15世纪末开始,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为标志,欧洲进入了伟大的地理新发现时代。欧洲航海家们越过赤道,到达了南半球,从而南天极附近的星空开始成为欧洲人能够看到的星空。荷兰航海家Pieter Dirkz.Keyzer和Frederick de Houtman在1595年至1601年之间两次到东印度的航海过程中,在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亚齐(Atjeh)等地对南天恒星进行了系统的观测。他们回到阿姆斯特丹后,在Petrus Plancius的主持下把南极附近的恒星组织成12个新的星座。这12个星座首先出现在Plancius的天球仪(1598年)上,但不久就被德国的巴耶尔(Johann Bayer)采纳,绘制在他的全天星图册(Uranometria,1603年)里。由于耶稣会传教士在华的活动,新的12个星座也在17世纪初传到了中国,并按中国传统星官组织形式被分解为23个南天星官,收入《崇祯历书》的星图和星表中。有关这些新星座或星官现有三份最早的南天星表。它们是:(1)荷兰航海家de Houtman的《南天星表》,收在他1603年出版的《马来与马达加斯加语汇》(Spraeck ende Wooordboek inde Maleysche ende MadagaskarscheTalen)里;(2)开普勒(Johannes Kepler)《鲁道夫星表》(Tabulae Rudolphi-nae)的南天星表部分,此星表虽在1627年出版,但其原始数据是1603年巴耶尔绘制星图采用的数据;(3)《崇祯历书》中的《新增诸星表》(1631年)。本文对这三份星表进行了恒星证认、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星表数据及证认结果拟另文详细列出),并和巴耶尔星图作了对照,所得结论可概括如下:(1)巴耶尔星图中南天星图的数据来源,是Keyzer等在第一次东印度航海中在马达加斯加对南极附近星的测量。巴耶尔可能通过Plancius直接获得了星表数据,或者通过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制造的绘有12新星座的天球仪间接获得了星表数据。(2)巴耶尔星图的星表数据,在1627年被收在开普勒的《鲁道夫星表》中。开普勒通过他的女婿Jacob Bartsch获得了巴耶尔的数据。对星图和星表的比照证明了这一点。(3)《崇祯历书》中的南天星表和巴耶尔星图之间传承关系明显。但星表数据又和《鲁道夫星表》有所不同。有二种可能,一是汤若望等在来华途中对照巴耶尔星图进行了校对测量;一是直接从巴耶尔星图或相关天球仪上量得了数据。(4)De Houtman的南天星表,是他在第二次航海中在亚齐观测改进了数据,但由于发表稍晚,又是用荷兰文发表,传播竞不及第一次主要由Keyzer测量的数据。对星表数据的精度分析表明,de Houtman的星表数据最为精确,《鲁道夫星表》比《崇祯历书》星表稍为精确。这个情况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崇祯历书》的南天星表的赤经数据有1.66度的系统误差。这对于确定星表数据的获得途经关系重大,但限于篇幅,不便在此文中深入讨论。
学科主题天文学史
语种英语
公开日期2012-07-2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1226]  
专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_科学技术史_中国古代科技史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Jacob KistemaKer,Sun XC. The Discovery of the Southern Sky[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6(2):133-146.
APA Jacob KistemaKer,&Sun XC.(1997).The Discovery of the Southern Sky.自然科学史研究,16(2),133-146.
MLA Jacob KistemaKer,et al."The Discovery of the Southern Sky".自然科学史研究 16.2(1997):133-14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