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叶、鸭茅生物量和叶面积时空结构特征
樊江文; 钟华平
2004
关键词草原学 红三叶 鸭茅 生物量 叶面积 时空结构
ISSN号1007-0435
摘要研究红三叶、鸭茅各生育期生物量和叶面积时空结构。结果表明:鸭茅下半部生物量较大,红三叶各层分布较均匀,其上半部所占比例明显大于鸭茅;随着生育期的后移,生物量的差异愈加明显,鸭茅呈现下繁草特性,红三叶则呈现上繁草特性;鸭茅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红三叶,随着生长期的后移,红三叶根量的变化不大,而鸭茅增加较明显;留茬高度<8cm,对鸭茅收获量的影响比红三叶大,而>8cm则相反;除苗期外鸭茅叶量的比例高于红三叶;在现蕾期或孕穗期以后,两种牧草的叶量下降极为明显;在现蕾期或孕穗期前刈割,可获得最大的光合生产效率。
出处草地学报
3页:204-208+21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455]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樊江文,钟华平. 红三叶、鸭茅生物量和叶面积时空结构特征. 20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