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
李月丛 ; 许清海 ; 肖举乐 ; 陈辉 ; 吕新苗
2005
关键词中国荒漠区东部 花粉指示性 联合指数A值 相关系数(CC) 相似系数(C) DCA分析 聚类分析 白刺/麻黄比值(N/E) 蒿藜比值(A/C)
ISSN号0023-074X
摘要为了解中国荒漠区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通过39个表土花粉样品分析与植物样方植被调查结果显示:荒漠区不同群落间花粉组合差异比较明显,盐爪爪群落和驼绒藜群落均以高含量的藜科花粉为特征(高于45%,平均63.5%),驼绒藜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麻黄花粉(高于3.3%,平均16.5%)可与盐爪爪群落区分开来,蒿群落以蒿花粉含量(多高于50%)明显高于藜科花粉(低于35%)为特征,白刺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白刺花粉(高于2.6%,平均13.6%)为特征,红砂群落与四合木群落都含有一定量的柽柳科花粉(高于2%,平均8.6%),但红砂群落蒿花粉含量一般高于藜科花粉含量,且含有较多的禾本科、菊科、豆科等花粉;四合木群落花粉组合蒿花粉含量一般低于藜科花粉含量,其他类型花粉较少,沙拐枣群落以含有一定量沙拐枣花粉(高于2%,平均5%)为特征,且麻黄花粉含量较高(高于38%,平均49.3%).聚类分析及降趋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霸王柴、沙拐枣、四合木、蒺藜属、柽柳科花粉联合指数A值较高,对植被指示性良好;蒿、藜科、禾本科具有较高的R值,白刺、十字花科、景天属花粉具有较高的超代表性指数O,但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远大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a,对植被具较明显指示意义;葱属、豆科、蔷薇科、马先蒿、菊科等花粉类型,联合指数A值较低,超代表性指数O或低代表性指数U较高,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相差不多,对植被指示意义不明显.其他仅出现于花粉组合中的花粉类型如松、云杉、桦、栎、榆、胡颓子科、麻黄、毛茛科、石竹科、蓼科、虎耳草科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无法确定.麻黄/蒿比、白刺/麻黄比与蒿/藜比一样具有指示干旱区环境意义,典型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小于0.5,麻黄/蒿比值大于0.1,白刺/麻黄比值小于1;草原化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多为0.5~2,麻黄/蒿比值多小于0.1,白刺/麻黄比值多大于1.
出处科学通报
13页:1356-1364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6714]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月丛,许清海,肖举乐,等. 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