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河流的构型、流量—宽深比关系和能耗率
王随继
2003
关键词网状河流 流量 宽深比 能耗率 高效输沙
ISSN号1000-0550
摘要网状河流作为一类新河型 ,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但对其研究还不充分。该研究基于目前已经报道过的资料及新近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河流构型、河道过水断面宽深比与流量关系及能耗率等方面对该河型展开论述 ,期望引起大家对该河型的兴趣。网状河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独有的特色。从平面构型来看 ,它以相互连通的多河道围绕非常稳定的泛滥盆地为特征 ,其中泛滥盆地上植被发育、沼泽湖泊可见。从河道纵、横剖面来看 ,它具有非常小的河道比降和一般小于 4 0的河道宽深比 ,总体上属于各类河型中最小的。从沉积体系的剖面构型来看 ,它以多个孤立的河道砂体“漂浮”在细粒泥质沉积物中为特征。在河道过水断面宽深比与流量的半对数图中可见 ,其宽深比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并且其散点位于各类河流的最下部。由于其河道比降一般很小 ,多河道体系中的单个河道的流量相对于其决口前的老河道显然较小 ,从而其能耗率就相对很小。文中所讨论到的长江三口分流网状河道 :东松滋河、西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北藕池河和松澧合流 ,其能耗率分别为 3.0W /m2 ,5 .5W /m2 ,2 .8W/m2 ,6 .4W /m2 ,3.7W /m2 和 2 .7W /m2 ,显然都小于 10W /m2 ,这与长江主河道在枝江附近的 14 0W /m2 相比 ,差两个数量级。所有这些特征都预示着
出处沉积学报
4页:565-570+61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424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随继. 网状河流的构型、流量—宽深比关系和能耗率. 20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