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变形IN718合金冲击断口表面纳米化现象及机制
孙文儒,郭守仁,佟百运,卢德忠,胡壮麒
刊名材料研究学报
2003-04-25
期号2页码:122-126
关键词金属材料 纳米化 冲击 IN718合金
中文摘要发现在IN718合金冲击试样断口表面上存在一层极薄的无位错纳米晶层,晶粒尺寸约为20~30nm。在冲击断裂过程中,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裂纹尖端附近的微小区域内。随着裂纹的扩展,沿断口表面形成一极薄的高度塑性变形层,可能是不同方向的位错将其分割成极小的区域。断口表层原子位置的重组释放出高密度的热流导致严重塑性变形层瞬间升温,引发再结晶和纳米晶组织的形成。分析表明,高度塑性变形层愈宽,吸收的冲击功愈多,冲击性能愈好。IN718合金的成分偏析降低高度塑性变形层的宽度和冲击性能。快速加载的冲击性能可能比拉伸等性能对成分偏析更加敏感。
公开日期2012-04-1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6128]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文儒,郭守仁,佟百运,卢德忠,胡壮麒. 变形IN718合金冲击断口表面纳米化现象及机制[J]. 材料研究学报,2003(2):122-126.
APA 孙文儒,郭守仁,佟百运,卢德忠,胡壮麒.(2003).变形IN718合金冲击断口表面纳米化现象及机制.材料研究学报(2),122-126.
MLA 孙文儒,郭守仁,佟百运,卢德忠,胡壮麒."变形IN718合金冲击断口表面纳米化现象及机制".材料研究学报 .2(2003):122-1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