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锈层下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征
邹妍 ; 王佳 ; 郑莹莹
刊名物理化学学报
2010-09-15
期号9页码:2361-2368
关键词电化学行为 锈层 极化电阻 阴极还原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中文摘要采用极化曲线、线性极化电阻(LPR)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海水中带锈碳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长期浸泡的内锈层对电极过程有较大影响;短期浸泡,LPR和EIS测定的极化电阻(Rp)逐渐增大;而长期浸泡,Rp却逐渐减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Rp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将锈层逐层剥离后研究了碳钢的电化学行为,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横截面结构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因为长期浸泡后,内锈层中出现了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β-FeOOH,并且其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当进行电化学测试时,在对体系进行一定程度极化的过程中,β-FeOOH参与了阴极还原反应,使电极过程不再是简单的阳极金属溶解和阴极氧还原,加快了阴极反应速度,从而导致Rp逐渐减小.
公开日期2012-04-1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3705]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邹妍,王佳,郑莹莹. 锈层下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征[J]. 物理化学学报,2010(9):2361-2368.
APA 邹妍,王佳,&郑莹莹.(2010).锈层下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征.物理化学学报(9),2361-2368.
MLA 邹妍,et al."锈层下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征".物理化学学报 .9(2010):2361-236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