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题名不同条件下的机械合金化及机制
作者王开阳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导师王景唐
中文摘要本文采用多种技术研究了气氛对Ni-Ti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发现在氩气氛下球磨可导致非晶相的直接形成;在氮气或氢气气氛下球磨有氮化物或氢化物的形成,而没有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在氧气氛下球磨除了氧化物形成以外,有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在氧气氛下直接球磨Ni_xTi(100-x) (x = 40, 60)混合粉可诱发金属间化合物和非晶相的形成,这可以雪结为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自助式”反应进行;“自助式”反应的结果导致粉末在球磨时有熔化现象发生。对于部分非晶的样品,在氧气中球磨时,由于氧的存在抑制了Ti原子在α-Ni晶体中的扩散,从而抑制了非晶相的形成,导致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对于完全非晶样品,在氧气中球磨时由于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诱发了非昌相的晶化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分解。研究了在氩气氛下球麻纯钛粉过程。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球磨,晶粒尺寸达到12-13nm, 测量的结果表明晶粒与硬度的关系符合正常的Hall-Petch关系。本工作对纯元素粉(Al, Ni, Fe)与非晶Fe-Si-B粉在球磨时的固态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对于铝与非晶Fe_(78)Si_(12)B_(10)粉之间的固态反应,发现在球磨不长时间后,形成了新的富铝的非晶合金,铝原子溶入到非晶合金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非晶合金;继续球磨可导致非晶相的晶化,并形成新的亚稳相;在混合粉中增加名含量球磨,仍有非晶相形成,同时也有铝的纳米相形成。当不同含量的镍粉与非晶Fe_(78)Si_(12)B_(10),粉球磨发生固态反应时,不完全同于铝的情形:对于镍含量较低的情形,固态反应导致含镍的非晶相形成;当镍含量较高时,除了有非晶形成外还有γ(Fe, Ni)相形成;当镍粉与部分晶化的非晶Fe_(78)Si_(12)B_(10)粉球磨发生固态反应时,导致非晶相的晶化;当铁粉与非晶 Fe_(78)Si_(12)B_(10)粉球磨发生固态反应时,铁原子溶入到非晶中改变了它们的晶化形为,同时也有铁的纳米相形成。球磨晶态和部分晶化非晶Fe_(78)Si_(12)B_(10)合金表明,球磨一定时间后可得纳米晶材料。同时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对相同Fe_(78)Si_(12)B_(10)成分非晶、纳米晶材料中的缺陷进行了比较。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0
页码9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7568]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开阳. 不同条件下的机械合金化及机制[D].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99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