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题名薄板坯连铸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作者李中原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03-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授予地点金属研究所
导师赵九洲
关键词薄板坯 连铸 凝固 模拟 三场 耦合
学位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中文摘要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投入生产以来,由于具有投资少,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连铸薄板坯的厚度介于50至100mm之间,拉速达到4-6m/min,和传统连铸板坯及方坯相比,拉速提高很多。对薄板坯连铸过程中流动、传热、传质等传输现象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优化连铸工艺和凝固过程,提高薄板坯的质量。长期的研究表明,对凝固过程中的传输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极为困难,结晶器内流场、温度场、溶质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等都很难直接测量,因此,数学物理方法成为深入研究连铸凝固过程的有力手段。本论文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耦合模拟了平行板型薄板坯连铸凝固过程的传热、紊流流动及溶质传输,全面分析了薄板坯内的流动、凝固坯壳的分布及溶质分布的情况,研究了各项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薄板坯质量的影响因素,宏观偏析的形成机理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本文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及体积平均概念,结合薄板坯连铸工艺,建立了一种统一的三维三场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凝固收缩、重力、紊流及多种溶质元素在宏微观范围内的传输等现象。使用C++语言,自行编制了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对已有实验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可靠性。 2. 针对Fe-C二元合金平行板形薄板坯连铸凝固过程,结合薄片状两孔浸入式水口的二维紊流分析,对薄板坯内的流体流动、凝固坯壳的厚度分布及形貌、溶质的宏观偏析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平行板形薄板坯连铸凝固过程中各传输现象的特点。 3. 模拟分析了连铸工艺参数对薄板坯连铸凝固过程的影响,指出铸坯拉速的提高将导致铸坯内钢液流速增大,凝固坯壳平均厚度减小,溶质偏析严重的区域逐渐向窄壁处靠近。水口角度影响弯月面处钢液流动,合理的选择水口角度有利于防止卷渣现象的发生。铸坯宽度及厚度方向尺寸的变化对铸坯内温度的分布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凝固坯壳厚度的分布及溶质偏析情况。 4. 针对鞍钢中厚度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SP)现行工艺条件,计算分析了提高铸坯拉速后三孔浸入式水口紊流流场的分布,并模拟计算了铸坯内的钢液流动、凝固壳厚度分布及溶质偏析等现象,指出在现行工艺条件下,提高拉速将导致凝固坯壳生长极不均匀,并造成弯月面紊流波动严重,使铸坯易产生表面裂纹、夹渣及溶质偏析等质量问题,并易于发生拉漏现象。通过对三孔水口结构的改进,增加了底孔通钢量,可以使底孔钢液流股对铸坯下部的冲击得以加强,同时,侧孔对铸坯窄面的冲击减弱,弯月面处的波动减弱,铸坯内的温度分布得到改善,凝固壳的生长均匀、稳定,铸坯中溶质偏析程度减弱,有利于铸坯内、外部质量的改进和生产稳定性的提高。 计算分析了鞍钢中厚度薄板坯现行生产工艺条件下,低碳钢中C、Si、Mn、P、S等五种元素的宏观偏析情况,指出这五种元素在铸坯内浓度分布规律相似,其在铸坯宽面对称面沿x轴方向100~400mm范围内均产生明显的正偏析,而铸坯其他部分宏观成分偏析较小。与传统板坯相比,宏观偏析的位置从铸坯中心向窄壁方向发生偏移。而五种元素的偏析程度随各自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的不同有所差异,其中S元素偏析程度最大,而Mn最小。铸坯中心S的浓度是铸坯表面的4~5倍,这一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一致。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0
页码14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6909]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中原. 薄板坯连铸凝固过程数值模拟[D].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