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地行星的形成模拟
张牛 ; 季江徽
刊名中国科学 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
卷号39期号:5页码:766-775
关键词天体物理 系外行星 行星形成 N体模拟
中文摘要用数值方法讨论了行星形成末期,即原恒星形成大约3Ma,气体盘消散后类地行星的形成.模型中考虑了2个大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作用,并考虑了不同的"土星"质量、星子的初始偏心率以及星子之间的自引力对吸积的影响.结果显示,类地行星在大约50Ma的时间内形成,其质量吸积率在60%~80%之间.每个算例中在"木星"内侧有3~4颗类地行星形成,质量在(0.15~3.6)M⊕之间.在0.5~4AU之间,当星子的偏心率被激发后,星子可以在很大径向范围吸积物质."可居住区"的类地行星富含丰富的"水物质"(或挥发性物质)可能来自这种吸积.两个大行星之间的星子在"土星"的质量适中时也会发生少量的吸积,在108a时间尺度上小质量天体在某些共振位置处可以稳定存在.形成的行星系统中轨道周期通约的现象较普遍,发现了一种"振动-循环"的3:2平运动共振构型.
学科主题天文和天体物理
公开日期2011-12-0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libir.pmo.ac.cn/handle/332002/1465]  
专题紫金山天文台_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牛,季江徽. 类地行星的形成模拟[J]. 中国科学 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9,39(5):766-775.
APA 张牛,&季江徽.(2009).类地行星的形成模拟.中国科学 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39(5),766-775.
MLA 张牛,et al."类地行星的形成模拟".中国科学 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39.5(2009):766-77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