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适宜性研究
方创琳
刊名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期号1页码:63-78
关键词城乡人口 空间配置 适宜性评价 汶川地震 灾后山区
中文摘要汶川地震灾后山区城乡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评价是科学确定灾后山区人口与居民点规模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灾区51个县市的1264个乡镇为评价范围,以各乡镇实地调研统计数据为依据,选取灾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外出打工人口比率、人口震亡率、民族人口比率以及高程、坡度等综合地形指标共7个指标为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计算灾后城乡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评价指数,然后根据适宜性程度将灾区分为高度适宜地区(面积占11.03%)、较高适宜地区(占15.29%)、中度适宜地区(占29%)、较低适宜地区(占30.08%)和不适宜地区(占14.6%)共5级,依此提出了灾后山区城乡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评价对重建的几点建议,建议灾区城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以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分区为引导,人口与居民点配置尽量避开龙门山大断裂带沿线地区及高山峡谷地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规模不能超过人口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安置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同质性,尽量就近安置,平原及丘陵地区是人口集中配置的地区,鼓励外出打工人口带家属在打工地自愿就地安置,产业布局、就业及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建设布局要与人口配置格局有机结合起来。
资助信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06BAJ05A06、2006BAJ14B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21-05)资助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1-2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6595]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_中文期刊论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专家文献库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创琳. 汶川地震灾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适宜性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1):63-78.
APA 方创琳.(2010).汶川地震灾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适宜性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1),63-78.
MLA 方创琳."汶川地震灾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适宜性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1(2010):63-7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