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青藏高原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图书馆
题名榆木山新生代磁性地层及其对青藏高原变形、隆升研究
作者刘栋梁
学位类别博士后
答辩日期2010-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易朝路 方晓敏
关键词河西走廊 榆木山 磁性地层 青藏高原变形 隆升
学位专业构造地质学
中文摘要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北部,其为印度-亚欧板块新生代以来碰撞应力场在最北部的承受者,故其成为解决青藏高原变形、隆升过程的关键研究场所。本文以磁性地层年代学为基础,以盆地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走廊内榆木山地区新生代地层年代地层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共包含两个天然剖面:肃南剖面白杨河组沉积年代为~27.5—~24.63Ma,疏勒河组~13.69—~9.33Ma;榆木山剖面疏勒河组顶部约5.23Ma,玉门砾岩约~3.58—~1.77Ma,酒泉砾岩<~0.8Ma。 通过区域角度不整合、生长地层等,可以得出河西走廊榆木山地区渐新世以来经受了六期构造隆升事件:>~27.5、~24.63—~13.69、~13.69—~13、~5.23—3.58、~2.88—~2.58和~0.9—~0.8Ma。结合以上研究表明处于北祁连山的东北缘的榆木山最初构造变形、隆升时间不晚于~27.5Ma,这些构造运动时间远远早于目前北东向生长观点中的~1Ma的最初变形、隆升时间不一致,同时综合高原南北研究可以得到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的变形、隆升过程具有同步性特点。
索取号BH000022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地质学
公开日期2010-11-1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tpcas.ac.cn/handle/131C11/1311]  
专题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栋梁. 榆木山新生代磁性地层及其对青藏高原变形、隆升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