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无机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程祥磊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林金明
关键词化学发光 光谱 化学发光机理 测定 污染物 Chemiluminescence Spectrum Chemiluminescence mechanism Determination Pollutants
其他题名Chemiluminescence systems using inorganic compounds as oxida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某些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同时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现象。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不需要外来光源,避免了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等噪声的影响,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分析迅速、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突出优点,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生物、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但是,专门致力于环境污染物的在线分析仪器的研制和相关分析体系建立方面的论文目前不多。本论文在研究组多年研究化学发光和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自主研制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水体污染物化学发光检测仪,并建立了以无机氧化剂为基础的环境污染物化学发光检测体系。论文共分为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 在介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以高锰酸钾、铈(IV)、过氧化氢、高碘酸钾、次卤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为氧化剂的化学发光体系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分类总结了各种化学发光体系的反应机理。 第二章 基于胶束协同作用机理提出了测定亚硫酸根的化学发光体系。在酸性条件下,氯酸根与亚硫酸根反应能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然而,当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时,该化学发光得到增强。考察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胶束协同化学发光机理,并用光谱方法确认了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的独特结构有利于罗丹明6G的聚集和能量转移的发生,并导致化学发光的发射波长红移。 第三章 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的疏水性与萘普生分子之间的协同效应,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药物和尿样当中的奈普生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的测定结果,讨论了本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服药200mg萘普生药片4.0h后,萘普生的排出量达到最大值,在8.0h内男性志愿者萘普生的排出率为萘普生总量的5.46%。 第四章 基于腐植酸与Ce(IV)的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酸性条件下灵敏、简便的测定水体中的腐植酸方法。与前人提出的腐植酸方法不同,本方法具有无需增敏剂,又不产生沉淀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与其它的光学分析方法相比,本分析体系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峰高值与腐植酸在0.03~10 μg mL-1 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达0.01μg mL-1 (S/N=3)。对0.5μg mL-1的腐植酸溶液连续重复测定11次的标准偏差为2.3%。依据紫外、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的数据,提出了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并推断指出激发态的半醌自由基是本反应的发光中间体。 第五章 在详细调研了国内外化学发光仪的生产厂家、性能、优缺点的基础上,以研究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项国家专利为依托,成功自主研发了全自动、在线水体污染物化学发光检测仪,详细解剖了其构造和组成,给出了其成功应用实例。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环境化学
公开日期2010-05-2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40]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程祥磊. 无机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