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全国大熊猫生境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徐卫华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欧阳志云
关键词大熊猫 生境评价 生境动态 影响因子 保护对策 giant panda habitat evaluation habitat dynamics influencing factors protection measures
其他题名"Patterns, dynamic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iant panda’s habitat in China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生境的丧失与破碎化是目前野生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加强生境的恢复与重 建对于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熊猫分布于六大山系的多个隔离生 境单元中,生境丧失与破碎化直接威胁到大熊猫的生存,迫切需要加强生境恢复 与生境连接的研究。本研究利用实时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设备,调查了23 个县市大熊猫的生境状况,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遥感与地理 信息系统技术的机理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全国大熊猫的生境现状,过去20 多年 的生境动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生境保护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主 要结论如下:(1)全国大熊猫潜在生境总面积为311 万hm2,但被大江、交通干 线及周边人类活动等隔离为24 个生境单元,实际的斑块数多达6 万多个;10 多 个生境单元中的大熊猫种群数低于最小存活力种群而面临灭绝的威胁。(2)目前 全国建立的56 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保护了不足一半的大熊猫生境,且保护区 (群)之间的连接程度仍然较差。(3)从1974 年至2001 年,全国大熊猫生境分 布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但总潜在生境面积减少20.4 万hm2,其中岷山山系与凉 山山系占76%。(4)离公路、河流与居民点越近,生境丧失率越高,自然保护 区的建设也能显著减少生境的丧失,但这些因子的影响强度随山系不同而异。(5) 建议:重点建设15 个关键区域与18 个连接区域;道路和旅游景点的建设应该尽 量避开关键区域与连接区域,在大熊猫繁殖期,控制108 国道、九寨环线、天全 至硗碛、峨边至美姑等公路在大熊猫分布区路段的车流量;采取社区共管、生态 移民等措施来减小当地居民对生境的破坏与干扰;利用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 程的机会促进生境的恢复与生境单元/斑块的连接。"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环境生物学
公开日期2010-05-1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80]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卫华. 全国大熊猫生境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