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滨海柽柳林湿地植被碳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谢琳萍1; 王敏2; 王保栋2; 石晓勇1; 辛明2; 韦钦胜2; 何秀平2; 郭富2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卷号28期号:4页码:1103-1111
关键词柽柳 生物量 碳储量 滨海湿地
ISSN号1001-9332
其他题名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of Tamarix chinense in the coastal wetland of Laizhou Bay, China
英文摘要莱州湾南岸的柽柳林湿地是我国北方现存面积最大的柽柳林滨海湿地,也是我国南红北柳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2014年8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湿地植被生物量、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湿地植被生物量为949.0 g · m~(-2),植被碳储量为393.1 g · m~(-2),基本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分布特征;植被各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地下部>凋落物.该区域主要有柽柳、碱蓬2个单优群落和4个混生群落,植被碳储量以柽柳群落最高,混生群落居中,碱蓬群落最低.受北部潮间带防潮坝的影响,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和电导率均不高,土壤盐分不是植被碳储量的主控因子,植被碳储量主要受土壤的营养盐状况(全氮和全磷)和粒径结构(粉粒含量)的影响.土壤水文条件的改变造成了植被群落的演替,在由耐盐群落(盐地碱蓬群落)向轻耐盐群落(茵陈蒿群落、狗尾草群落等)的演替过程中,植被碳储量增大.
学科主题Forestr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Forestr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96867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588]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4.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谢琳萍,王敏,王保栋,等. 莱州湾滨海柽柳林湿地植被碳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2017,28(4):1103-1111.
APA 谢琳萍.,王敏.,王保栋.,石晓勇.,辛明.,...&郭富.(2017).莱州湾滨海柽柳林湿地植被碳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28(4),1103-1111.
MLA 谢琳萍,et al."莱州湾滨海柽柳林湿地植被碳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 28.4(2017):1103-11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