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监测方法
杨俊芳1; 马毅2; 任广波2; 张精英3; 樊彦国1
刊名海洋环境科学
2017
卷号36期号:4页码:596-602
关键词现代黄河三角洲 高分一号 高分二号 入侵植被 互花米草 遥感监测
ISSN号1007-6336
其他题名Monitoring method of invasive vegetation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based on gf remote sensing data
英文摘要本文以国产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影像为数据源,辅以现场调查数据,发展了一种结合空间位置与决策树分类的互花米草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基于互花米草适宜生长于高潮带下部至中潮带下部区域的特点,利用高潮时获取的Landsat 5遥感图像缨帽变换的湿度分量,通过二值化处理和矢量后处理提取现代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生长的向陆边界,进而对高分图像的互花米草生长区域进行掩膜;基于掩膜后的高分图像,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互花米草分布范围进行提取。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信息提取实验,表明提出的分类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识别和提取互花米草信息,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7.05%。通过对提取的互花米草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互花米草总面积约有3278.1100 hm~2,主要分布于黄河故道西侧、五号桩、孤东油田东南侧和黄河现行入海口两侧等四个区域,其中黄河现行入海口两侧是2002年之后出现的新生互花米草区域,互花米草面积最广,占现代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总面积的91.39%;其次为孤东油田东南侧及五号桩,自首次引种互花米草至今都有互花米草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6.22%和1.59%;本文首次在黄河故道西侧发现互花米草,在此前的研究工作中均未报道,互花米草面积最小,约为26.1527 hm~2。
学科主题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05204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549]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物理与遥感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School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5.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6.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俊芳,马毅,任广波,等. 基于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监测方法[J].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4):596-602.
APA 杨俊芳,马毅,任广波,张精英,&樊彦国.(2017).基于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监测方法.海洋环境科学,36(4),596-602.
MLA 杨俊芳,et al."基于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监测方法".海洋环境科学 36.4(2017):596-6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