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前后河口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胡利民1; 石学法1; 王国庆2; 乔淑卿1; 杨刚1; 高晶晶1; 白亚之1; Hu Limin3; Shi Xuefa3; Wang Guoqing4
刊名地球化学
2014
卷号43期号:1页码:39-54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分区 旱涝急转 长江口
ISSN号0379-1726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under the 2011 sharp turn from drought to flood in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英文摘要系统分析了2011旱涝急转前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碳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旱涝急转状况对河口沉积地球化学分区的影响。结果显示,洪涝期河口沉积物粒度总体有变粗的趋势,尤其是南支水道至三角洲前缘区。洪涝期含量下降的组分主要有Al_2O_3、K_2O和Na_2O等,含量增加主要有TFe_2O_3、CaCO_3、CaO、TiO_2、Mn和P等。干旱期常量元素组分与黏土的正相关性更高,但 S4站的情况相反,这可能主要跟径流携带的流域物质的输入状况和该区特有的沉积动力条件有关。洪涝期大多数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加,反映了研究区洪涝期沉积物粒度整体变粗和流域洪水导致的入海物质通量升高的影响。不同时期TOC和TN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C/N值指示洪涝期陆源贡献大于干旱期;但C/N值整体相对偏低,这可能跟物源贡献和微生物作用有关。洪涝期各元素变量在主因子载荷图上的分布更加分散,反映了洪涝期粒度对元素组合分布的控制作用有所减弱和径流携带流域物质的输入有所增强。基于各样品的因子得分,发现旱涝急转前后河口沉积物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基本一致。
学科主题Ge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Ge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04645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6110]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湖北 430074, 中国;
3.Key Laborator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or Marine Sedimentology & Environmental Ge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4.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利民,石学法,王国庆,等. 2011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前后河口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地球化学,2014,43(1):39-54.
APA 胡利民.,石学法.,王国庆.,乔淑卿.,杨刚.,...&Yazhi.(2014).2011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前后河口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地球化学,43(1),39-54.
MLA 胡利民,et al."2011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前后河口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地球化学 43.1(2014):39-5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