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板块挤压驱动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三维数值模型
戴黎明1; 李三忠1; 陶春辉2; 李西双3; 刘鑫1; 索艳慧1; 周淑惠4; 周永刚5; 高武斌6
刊名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卷号26期号:1页码:41-51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有限元模拟 走滑速率 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 Longmenshan fault zone FEM simulation slip rat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sigma1)
ISSN号1004-2903
英文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影响, 根据模拟结果, 对比 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数据, 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以及最大主应力的分布特征, 据此探讨了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机理.模型由弹性上地壳和粘弹性下地壳组成, 其中上地壳包括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南地块以及印支地块, 块体内断层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了库仑摩擦模型.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调整龙门山断裂带摩擦系数, 发现伴随摩擦系数值的增加断裂带走滑速率逐渐降低, 当其达到0.95, 已接近GPS测量结果.由此可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应处于强摩擦环境.(2)与松潘一甘孜地块中其它区域相比, 整个龙门山地区处于高摩擦强度、低应力的环境下, 这有利于能量缓慢而稳定的积累直至达到其破裂极限, 从而引发强烈地震.(3)沿龙门山断裂带上下两盘的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自西南到东北可划分出泸定-大邑、大邑-茂县、茂县-北川、北川-青川四段.其中上、下两盘应力差最大值出现在大邑一茂县段14~20 km处, 应力差最小值出现在泸定-大邑段, 而北川-茂县段上、下两盘的应力值则十分接近.这种最大主应力的分布特征与汶川地震余震震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十分相似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 ; 863计划赞助项目
WOS研究方向Ge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17619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1400]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5.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浙江 310012, 中国
6.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7.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大港, 300280
8.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济南, 山东 250014, 中国
9.中国人民解放军57015部队, 北京 100082,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戴黎明,李三忠,陶春辉,等. 印度板块挤压驱动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三维数值模型[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1):41-51.
APA 戴黎明.,李三忠.,陶春辉.,李西双.,刘鑫.,...&高武斌.(2011).印度板块挤压驱动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三维数值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26(1),41-51.
MLA 戴黎明,et al."印度板块挤压驱动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三维数值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6.1(2011):41-5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