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历史学系
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
王奇生
2008
关键词党组织体制 物质援助 联俄 转折性变化 中华革命党 兴趣点 国共合作 以党治国 苏维埃制度 中央执行委员会
英文摘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和1924年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均是"以俄为师"的结果。国内学界习惯从"国共合作"的视角考察1924年国民党改组的意义,而对国民党组织体制的转折性变化反而关注不够。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及其联俄、师俄的兴趣点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初主要在如何得到苏俄的军事和物质援助,其后才对苏维埃的政治制度和俄共的组织体制产生兴趣。孙中山"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并非"全盘俄化",而是有所取舍。在孙中山看来,俄国党人的共产主义并无优长新奇之处,他的三民主义比共产主义更具包容性,更适合中国国情。所以他仅借鉴俄共的组织形式,而未能得其组织内蕴。换言之,国民党"以俄为师"实际上只学到苏俄的半套表面...; 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4016]  
专题历史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奇生. 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C]. 见:.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