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历史学系
烈士的正名--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
孙明 ; 茅海建
刊名近代史研究
2012
关键词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侯宝斋 胡驭垓 官绅关系
英文摘要四川保路运动中侯宝斋案、胡驭垓案的处理,牵涉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辛亥革命后,烈士的正名与凶手的惩办主要是通过行政、司法而非政治的程序,发挥决定作用的是地方势力的博弈,交织其间的是社会观念的角力。侯宝斋案的审理表现为地域间官绅的较量:侯宝斋在清末长期担任新津公事,并为哥老会首领,保路运动中庇护县绅而不触动地方权力格局,案发后,哥老会、县绅积极为他正名、惩凶;邛州的凶手却得到本地团练首人、绅士和地方官的袒护。胡驭垓案的审理表现为不同家族利益集团、不同政治立场和政治派别的平衡:胡驭垓出身威远势单力薄的趋新家族,率荣县民军返乡反正,引起县绅对革命的恐慌而被杀害;在威远官绅恢复日常秩序的氛围中,在县绅的集体抗辩下,案件以息讼告终。烈士正名、凶手无罪并行不悖的结果与民初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密切相关。;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0; 3; 129-14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2687]  
专题历史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明,茅海建. 烈士的正名--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J]. 近代史研究,2012.
APA 孙明,&茅海建.(2012).烈士的正名--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近代史研究.
MLA 孙明,et al."烈士的正名--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近代史研究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