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慈龙骏 ; 卢琦 ; 刘世荣 ; 张新时 ; 吴波 ; 杨晓晖 ; 李保国 ; 董光荣 ; 刘拓 ; 王继和
2006
获奖类别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关键词半干旱区
学科主题荒漠化防治
中文摘要揭示了在气候变化的驱动下,以毛乌素沙地为代表的半干旱区,沙地消长的旋回周期为1500年;而以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代表的半干旱区,沙漠消长的旋回周期则平均为1250年。这说明,近1万年来,沙漠、沙地的消长变化相当频繁;且与千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干湿周期完全一致。科学家说,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地球理化过程,验证和完善了荒漠化过程中的“肥力岛”形成与崩溃机制。研究指出,半干旱区退化与治理过程,是从相对均质的针茅草原-流动沙地/沙丘-灌丛化草场的自然(人工)演替这一资源异质性过程相向而行。“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它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中国约有70%的荒漠化面积归属此类。在西北、华北和内蒙古西部干旱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荒漠化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从而给荒漠化防治带来了技术难度。20世纪后期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及防沙、治沙工程,在整体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荒漠化防治的一些创新性关键技术体系尚未形成。“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是近十年国内外几项重大研究课题的集成和一系列成果的结晶。科技人员初步建立了荒漠化发生、发展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的理论框架;在典型荒漠化类型区内,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和防治模式,将荒漠化防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快荒漠化防治步伐、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示范样板。研究首次完成了中国荒漠化生物-气候分区,并在国家尺度上建立了适用于大范围荒漠化监测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全国荒漠化监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建立了县级荒漠化监测和评价系统平台,两项成果目前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荒漠化监测和治理规划工作中;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要求,编绘了第一幅“中国荒漠化气候分区图”,明确界定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科技人员还针对不同类型建立了区域综合防治模式。筛选出11种耐寒、耐盐、抗旱的优良抗逆性乔灌木种质材料,其抗旱性突破100毫米降水线;耐寒性突破了极端低温冻害和90天生长期的限制;耐盐性在表层土硫酸盐含量1.6%-2.3%及盐结皮含盐量高达24.16%的条件下生长正常。研究提出的沙漠绿洲边缘滴灌节水造林配套技术、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和高寒沙区固沙造林综合技术,为极端恶劣条件下植被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不同类型区植物材料选育和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集成创新地提出了四大典型区域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极端干旱沙漠绿洲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模式;干旱区次生盐渍化土地防治模式;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荒漠化防治“三圈”模式及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沙化防治模式。已在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区)累计推广应用388.8万余亩,取得综合效益超过1.5亿元;未来适宜推广的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7606]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慈龙骏,卢琦,刘世荣,等.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