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灰泥丘研究综述:基于内蒙古石炭纪一二叠纪灰泥丘的思考
闫振 ; 刘建波
刊名地层学杂志
2016
关键词岩石地层 灰泥丘 分类方法 形成机制 灰泥来源 时空分布 控制因素 石炭纪 二叠纪 内蒙古
英文摘要国外很多学者对灰泥丘的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我国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程度较低。目前灰泥丘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灰泥的无机成因和微生物成因争论、客观分类方法的缺乏以及灰泥丘时空分布的研究精度低等。灰泥丘是以灰泥为主要成分的、正凸起的碳酸盐岩建造,可含有碳酸盐颗粒和平底晶洞构造等,但不具有格架构造。根据灰泥丘的成分分类方法,灰泥丘被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生物碎屑灰泥丘、微生物灰泥丘、生物碎屑—微生物灰泥丘和纯灰泥丘。石炭纪-二叠纪灰泥丘的时空分布具有规律性,表现为石炭纪晚杜内期到早维宪期的Waulsortian丘或似Waulsortian丘、晚维宪期到谢尔普霍夫期的生物碎屑-微生物灰泥丘和石炭纪巴什基尔期到二叠纪萨克马尔期的藻灰泥丘。异地来源的灰泥通过无机堆积等物理作用形成正地形;微生物在灰泥丘的形成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灰泥,而且起到重要的粘结巩固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GCP591项目“早、中古生代生物事件”;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4; 429-438; 4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78694]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闫振,刘建波. 灰泥丘研究综述:基于内蒙古石炭纪一二叠纪灰泥丘的思考[J]. 地层学杂志,2016.
APA 闫振,&刘建波.(2016).灰泥丘研究综述:基于内蒙古石炭纪一二叠纪灰泥丘的思考.地层学杂志.
MLA 闫振,et al."灰泥丘研究综述:基于内蒙古石炭纪一二叠纪灰泥丘的思考".地层学杂志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