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华南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秃嘴贝类腕足动物
张美琼 ; 马学平 ; 张宇波
刊名古生物学报
2015
关键词小嘴贝类 秃嘴贝 一打得组 土桥子组 泥盆纪 湖南 四川 云南
英文摘要小嘴贝类是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一类重要腕足动物,其中的秃嘴贝类是我国华南该界线附近双腔贝类-秃嘴贝类组合带的主要分子。Ypsilorhynchus Sartenaer, 1970,Leiorhynchus Hall, 1860以及Yocrarhynchus Sartenaer,1995是该组合带内具有代表性的三属。然而华南众多冠以Leiorhynchus的分子基本缺乏准确形态描述及地层分布资料,这使其地层分布及属性归属出现各种问题。本文系统描述采自华南三个剖面(湖南大坝口,四川龙门山,云南盘溪)包含中泥盆统上部—上泥盆统下部地层的秃嘴贝类,总计4属5种:Leiorhynchus kwangsiensis Grabau,Ypsilorhynchus globosus (Wang et al.), "Yp. " subellipticus (Fang),Yocrarhynchus orientalis (Chen),Calvinaria sinensis (Fang) 。对比讨论其中秃嘴贝亚科3属的主要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区别特征:Ypsilorhynchus壳线发育程度较好,分布始于壳体近喙部并覆盖整个壳体,数量也较多,腹壳内部齿板相互联合并与腹壳中隔板联合形成倒Y型结构,侧腔发育;Leiorhynchus壳线分布始于壳体中部,发育较弱,于侧区尤其微弱,壳内齿板分离、近平行或向腹方收敛直接融合于壳底,侧腔发育;Yocrarhynchus个体较小,壳线相对较宽,分布始于壳体后部,数量相对稀少,齿板向腹方强烈收敛,融合于壳底,侧腔狭窄。对上述材料的研究表明,华南弗拉阶下部确实存在Leiorhynchus,而产自云南盘溪剖面及附近的几个所谓的Leiorhynchus种则应归于其他不同属内,包括Ypsilor-hynchus,Calvinaria等。华南的Leiorhynchus还可能包括L. obesus Grabau,确切的时代为弗拉阶下部,而众多其他所谓的Leiorhynchus分子应从该属中移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4; 481-500; 54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46795]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美琼,马学平,张宇波. 华南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秃嘴贝类腕足动物[J]. 古生物学报,2015.
APA 张美琼,马学平,&张宇波.(2015).华南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秃嘴贝类腕足动物.古生物学报.
MLA 张美琼,et al."华南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秃嘴贝类腕足动物".古生物学报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