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中盆地6000~2100cal.aB.P.期间黍、粟农业的植硅体证据
张健平 ; 吕厚远 ; 吴乃琴 ; 李丰江 ; 杨晓燕 ; 王炜林 ; 马明志 ; 张小虎
2011
关键词植硅体 水稻 关中盆地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英文摘要黍、粟是我国北方两种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考古样品保存及研究方法的限制,早期考古发掘报道的我国关中盆地新石器遗存的农作物多是以粟为主或粟、黍不分,统称粟类作物,缺少对该区新石器时期粟、黍农业状况的深入研究。本文利用植硅体方法,分别对现代黍、粟和水稻种子的植硅体产量以及关中盆地新石器考古样品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重量的黍、粟种子稃片的植硅体产量基本相等,其植硅体含量所反映的是黍、粟的相对产量(重量);水稻双峰型植硅体的百分含量比水稻实际含量相对偏低。关中盆地泉护、杨官寨、浒西庄、案板、王家嘴,水沟等6个考古遗址17个~(14)C年龄和4...; 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391689]  
专题城市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等. 关中盆地6000~2100cal.aB.P.期间黍、粟农业的植硅体证据. 2011-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