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纳米硅的低温简便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刘志亮 ; 常兴华 ; 郑捷 ; 李星国
2016
关键词纳米硅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理论容量 循环稳定性 嵌锂 充电过程 体积变化 颗粒大小 球磨法
英文摘要在锂离子电池中硅基负极材料具有4200 m Ah/g的理论容量,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高达310%,反复的体积变化使得硅颗粒碎裂脱落严重,并且使得导电性变差,因此硅基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很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利用简便的球磨法制备了颗粒大小仅为10nm左右的尺寸均匀的多孔纳米硅,从而减小硅在充电过程中绝对体积变化,因此该纳米硅制备的负极材料的首次效率高,循; 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
语种英语
出处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83324]  
专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志亮,常兴华,郑捷,等. 纳米硅的低温简便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2016-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