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有性繁殖在沙丘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作者闫巧玲
答辩日期2007-06-1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干扰 流动沙丘 土壤种子库 沙生植物
其他题名Roles of Sexual Reproduction in the Vegestation Restoration of Sand Dunes
英文摘要有性繁殖是植物适应干扰的重要机制。目前,人们对于植物如何从有性繁殖方面适应风沙环境还知之甚少。本论文以半干旱草原区的科尔沁沙地为对象,采用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了种子形态及其功能意义、种子传播与植物沙生适应性的关系、埋藏种子萌发与沙丘植物更新的关系,探讨了沙丘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土壤种子库持久性与沙丘植被恢复的关系,揭示了生殖物候对植物沙生适应性的影响,探索了有性繁殖在多年生沙生植物适应风蚀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1)沙生植物通过调节种子重量和形状降低种子位移,增大幼苗补充几率;(2)沙生植物通过将种子脱落推迟至“风季结束、雨季来临”时期,或者通过种子遇水溶出粘液粘沙增大重量,分摊干旱和风沙干扰给幼苗补充带来的风险,维持种群繁衍;(3)埋藏能调节沙生植物种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4)沙生植物通过生殖物候可塑性和延长结实期增强沙生适应性;(5)沙生植物具有持久种子库,能提供稳定种源;(6)多年生沙生植物可通过有性繁殖适应风蚀,入侵流动沙丘区。本研究为植物有性繁殖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借鉴。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沙丘植被恢复和管理建议。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页码18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491]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闫巧玲. 有性繁殖在沙丘植被恢复中的作用[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