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激光冲击强化高温失效机理与稳固方法研究
作者胡太友1,2
答辩日期2019-05-1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
导师乔红超
关键词温激光冲击强化 GH4169合金 热稳定性 残余应力 微观组织结构
学位名称硕士
其他题名Study on High Temperature Failure Mechanism and Stabilization Method of Laser Shock Peening
学位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英文摘要本论文以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材料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WLSP实验平台,通过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TEM等表征指标,对比研究了LSP和WLSP的热稳定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设计并制作了一款WLSP实验平台。以实验平台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进行了零件的加工与平台的搭建。该平台主要具备加热控温功能、防试样表面氧化功能、约束层稳定输出与循环功能和快速定位夹紧功能。(2)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GH4169合金的热稳定性。首先以表面显微硬度为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激光能量(3J、4J、5J、6J、7J)和不同冲击次数(1次、2次、3次、4次)下的LSP效果。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为7J,冲击2次时,试样表面显微硬度最大为476.9HV,较基体硬度(376.3HV)增加了26.7%,所以选择7J、2次作为最优的实验参数进行后续的热稳定性研究。以表面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结构变化为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600℃、650℃、700℃)和不同时效时间(1h、3h、5h、10h、30h、100h)下激光冲击强化GH4169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和时效温度的增大,LSP试样表面残余应力松弛幅度逐渐增大,位错密度逐渐减小,γ"相逐渐聚集粗化并转变为δ相。(3)研究了温激光冲击强化GH4169合金的热稳定性。首先以表面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为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工艺温度(100℃、150℃、200℃、250℃、300℃、350℃)下的WLSP效果,结果表明,当工艺温度为200℃时,强化效果最佳。试样经过WLSP(200℃)处理后,材料内部生成了高密度位错缠结,形成了位错网络、位错胞等复杂的位错结构。随后以表面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结构变化为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下温激光冲击强化GH4169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与LSP相比,WLSP试样表面残余应力松弛量和松弛速率较小,材料内部位错密度更高、更加均匀,且无明显的δ相析出,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语种中文
产权排序1
页码67页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a.cn/handle/173321/25187]  
专题工艺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太友. 激光冲击强化高温失效机理与稳固方法研究[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