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
李帅霖2; 王霞2; 王朔1; 张永旺2; 王杉杉2; 上官周平2
刊名农业工程学报
2016-07
卷号32期号:14页码:135-144
关键词土壤 水分 蒸发 生物炭 入渗 旱地
英文摘要

研究生物炭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特性的影响,可为旱区农业与生态建设中应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水文特性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该文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研究了 3 种生物炭施用方式 A(施在表层0~10cm)、
B(施在下层>1020 cm)和 C(施在耕层 020 cm)和 4 种质量添加比例(01%2%4%)对土壤水分湿润峰、累积入渗量及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的影响受施用方式和用量的共同制约。与对照(不施生物炭)相比, A C 施用方式在 1%2%用量均可以减缓湿润峰运移速度,而较高用量(4%)可以促进湿润峰运移;B 施用方式 2%用量明显促进湿润峰运移, 1%4%用量无明显影响;以入渗时间 50 min 为例, A4%能显著增加累积入渗量,增量达对照的 10.63%P<0.05),而 B1%A1%C2%C1%C4%可显著降低累积入渗量(P<0.05),减少量分别达对照的 13.90%12.46%8.49%5.32%4.66%,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施用方式下,除 C2%C1%外,各处理累积入渗量均随生物质炭用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各处理土壤湿润峰运移距离与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且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关系可用 Kostiakov 入渗经验公式描述, Philip 入渗模型可用于描述耕层(020 cm)混合生物炭土壤累积入渗量变化过程。各处理 35d 累积蒸发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A4%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入渗能力,在改良质地较黏土壤入渗性能时,在土壤表层添加较高用量(4%)生物炭效果较好。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81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通讯作者上官周平
作者单位1.西藏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帅霖,王霞,王朔,等. 生物炭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4):135-144.
APA 李帅霖,王霞,王朔,张永旺,王杉杉,&上官周平.(2016).生物炭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32(14),135-144.
MLA 李帅霖,et al."生物炭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 32.14(2016):135-14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