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基于光学多模分子影像技术的抗肝肿瘤药物疗效评估
作者梁倩
答辩日期2019-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导师杜洋
关键词光学多模分子影像,自发荧光断层重建,药效评估,阿帕替尼,索拉菲尼,肝癌
学位名称工程硕士
学位专业计算机技术
英文摘要

在中国,肝癌是一种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癌症。靶向药物治疗是肝癌晚期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临床阶段采用的药效评估方法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依据肿瘤解剖结构层面的变化信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会使得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期及错失最佳药物选择机会。因此,预临床与临床阶段均需要更灵敏、更有效的药效评估方法。分子影像技术能够在分子细胞水平上无创、动态地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时空分布,揭示生物体的生物活动及药物的治疗响应,能够在早期阶段评估药物是否有效。光学多模分子影像技术充分发挥光学成像的高灵敏度和CT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优势,克服单一模态成像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光学多模分子影像技术,主要通过自发荧光成像、自发荧光断层成像、激发荧光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对肝肿瘤两种代表性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和索拉菲尼进行全面系统的药物疗效评估,在分子细胞水平动态、非侵入地评估阿帕替尼和索拉菲尼药物的抗肝肿瘤及抗血管生成效果。同时,本文基于稀疏度自适应子空间追踪算法进行自发荧光断层重建,三维层面上评估阿帕替尼和索拉菲尼药物的抗肝肿瘤疗效,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生物应用价值,阿帕替尼和索拉菲尼均能有效抑制肝肿瘤生长,为临床阶段药效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依据。

语种中文
页码8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a.ac.cn/handle/173211/23856]  
专题自动化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毕业生_硕士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倩. 基于光学多模分子影像技术的抗肝肿瘤药物疗效评估[D].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