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川南地区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
周萍1,2; 文安邦1; 严冬春1; 史忠林1; 周继1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2019
卷号39期号:1页码:114-119+124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 综合评价 评估指标 模糊数学理论 层次分析法
ISSN号1000-288X
DOI10.13961/j.cnki.stbctb.2019.01.018
其他题名Comprehensive Eco-cleanliness Evaluation on Typical Watershed of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目的]评价川南地区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清溪谷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以期有效指导山区各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同时为类似区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其效果评价提供科学理论与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适用性等原则,结合清溪谷小流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川南地区清溪谷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清溪谷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区、生产区、生活区3个子系统,初选沟道水文形态、农业用地比例、生活污水处理率等24项作为评价指标。流域水系整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指标所占权重为0.247,生态农业发展指标所占权重为0.373,人居环境整治所占权重为0.380。清溪谷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指数分值为0.772,达到清洁等级。清溪谷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处于良性、协调、稳定的发展状态。[结论]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完善了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提供了洁净的水源、优美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了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44183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6155]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科技与合作处
通讯作者文安邦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萍,文安邦,严冬春,等.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川南地区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1):114-119+124.
APA 周萍,文安邦,严冬春,史忠林,&周继.(2019).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川南地区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水土保持通报,39(1),114-119+124.
MLA 周萍,et al."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川南地区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水土保持通报 39.1(2019):114-119+12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