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研究领域
爪哇蒙蒿子(Anaxagorea javanica)内轮退化雄蕊形态结构及功能
李冰新1,2,3; 徐凤霞1,2
刊名植物科学学报
2017
卷号35期号:05页码:639-646
关键词番荔枝科  退化雄蕊  腺毛
英文摘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对爪哇蒙蒿子(Anaxagorea javanica Blume)可育雄蕊、内轮退化雄蕊和雌蕊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内轮退化雄蕊和柱头顶端腺毛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内轮退化雄蕊顶端为长条状腺毛,柱头顶端有头状和盾状腺毛,两者顶端的腺毛形态和结构明显不同,但分泌物成分类似,都含有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内轮退化雄蕊的横切面为一层表皮细胞包围着薄壁组织,中央有一束维管束,与可育雄蕊花丝部位的横切面十分相似,是介于可育雄蕊和雌蕊之间的过渡结构。在雌蕊阶段,退化雄蕊顶端腺体释放的黏液供传粉昆虫觅食;在雄蕊阶段,退化雄蕊顶端覆盖柱头,呈S型,防止自花授粉。爪哇蒙蒿子薄片状可育雄蕊、内轮退化雄蕊以及可育雄蕊和退化雄蕊腹面上存在气孔等原始性状,是连接番荔枝科和其外类群的同源特征。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136]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冰新,徐凤霞. 爪哇蒙蒿子(Anaxagorea javanica)内轮退化雄蕊形态结构及功能[J]. 植物科学学报,2017,35(05):639-646.
APA 李冰新,&徐凤霞.(2017).爪哇蒙蒿子(Anaxagorea javanica)内轮退化雄蕊形态结构及功能.植物科学学报,35(05),639-646.
MLA 李冰新,et al."爪哇蒙蒿子(Anaxagorea javanica)内轮退化雄蕊形态结构及功能".植物科学学报 35.05(2017):639-64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