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中太平洋海区富钴结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作者崔迎春
答辩日期2008-06-1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授予地点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富钴结壳 中太平洋 元素地球化学 界面双电层
其他题名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obalt-rich crusts from Central Pacific Ocean
英文摘要本文利用ICP-AES、EPMA、X-ray衍射等测试技术以及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对中太平洋海区富钴结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和微观组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 1中太平洋海区富钴结壳类型多样,均为水成成因,其矿物相主要由锰矿物相、铁矿物相和非金属矿物相组成;富钴结壳壳层发育多种原生和次生构造类型。 2磷酸盐化作用不仅强烈改变富钴结壳元素初始含量,而且造成富钴结壳某些元素间的相关性发生改变,这些敏感型元素对可用于指示富钴结壳是否发生磷酸盐化。在不同水深段内,未磷酸盐化型富钴结壳的主要元素随经向、纬向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其受水体化学障、表面生产力和物质来源等环境参数控制;而随水深的变化则具有区域一致性,表明水体化学具有区域成层性。 3未磷酸盐化富钴结壳稀土元素含量和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随水深发生规律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它们在海洋中的含量和行为有关,也与海洋背景颗粒的吸附有关;铈(Ce)在富钴结壳中基本上呈4价,且动力学因素控制了其富集过程,因此Ce异常不能用于指示富钴结壳形成环境的氧化程度。 4基于富钴结壳微层呈锯齿状且同一微层生长速率不同,提出了富钴结壳在各种基底表面生长以及后继发育过程受固液界面双电层控制的发育模式。在富钴结壳整个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从贫氧环境向富氧环境的转变,但微环境则呈富氧-低氧过程的交替。 关键词: 富钴结壳;中太平洋;元素地球化学;界面双电层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04
页码12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294]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迎春. 中太平洋海区富钴结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