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多卫星测高数据应用于海底构造动力研究——以中国边缘海及邻区为例
作者高金耀
答辩日期200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卫星测高 地球重力场 构造动力 地幔流 边缘海
学位专业海洋地质
英文摘要论文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多卫星测高数据的误差分析处理、地球重力场推算及地球物理解释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卫星测高数据分析、处理、解释方法,并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应用于中国边缘海及邻区的0-45°N、100-150°E范围内的Geosat ERM、ERS-1/2和Topex/Poseidon测高数据处理,提供的4' * 4'网格间距的大地水准面及残差、重力异常、布格/格莱尼/均衡大地水准面及重力异常、海底地形、Moho面埋深、大/中/小尺度地幔流应力场,分层次、多尺度地展示了研究区丰富的海底构造动务信息。论文的研究要点归纳如下:通过解剖ERS-1/2测高数据结构,并在对联Geosat的单星交叠差调差的基础上,实现ERS-1/2相对于T/P的双星交叠差调差,重点利用ERS-1两个168天长周期的分辨率优势;实现适合研究区的平均海平面的海面地形改正;实现无共线平均的所有海面高数据的权重配赋网格插值,在反推重力异常的垂线偏差计算中,共线平均推迟到对轨迹向海面高斜率和角度来作;在推算重力异常、海底地形和Moho面埋深中,均采用参考模型的“移去-恢复”处理技术,实现简化运算的滑动窗口FFT,有效发挥了测高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优势。展示大地水准面在深部构造动力研究方面的优势,实现大地水准面(位)及重力异常的全球性地形/均衡改正、小尺度地幔流应力场推算。引入地幔流位场概念,使地幔流应力场推算与垂线偏差计算获得统一而简化。由获得的各级测高数据数字模型,刻画研究区沟一弧一盆系的构造动力格局和特征,分辨出地形上难以确定的不同于一般配海岭的扩张脊构造特征、沟弧构造形迹和各段沟弧系俯冲作用及反向挤压强度的差异等。反映欧亚板块东南向蠕散、太平洋板块北西向扩张的大尺度地幔流应力场,展现出北端左旋压扭、南端右旋压扭和中间滑移的哑铃状构造动力格局,南强北弱的能量汇聚与印度洋板块北向推挤有关。中尺度和大尺度地幔流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可以解释日本海盆弱西向和南海海盆东南向的不对称张特性,及各段沟弧系的构造活动差异。南海海盆往东强度变大和年代趋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冲绳海槽和马里亚纳海槽的地幔流作用方式,体现了海盆及海槽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及特点。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04
页码9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270]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金耀. 多卫星测高数据应用于海底构造动力研究——以中国边缘海及邻区为例[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