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
作者陈发亮
答辩日期2006-06-0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授予地点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层序地层 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 替代法层位标定 双向式储层预测 油气成藏
英文摘要本文充分利用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油气成藏评价、地震储层预测等理论技术,采用多学科联合攻关,通过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东濮凹陷含盐盆地的地震地质综合油气勘探技术。 通过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使含盐地层的层序划分更为合理,保证了层序与盐韵律的高度统一,利于盐韵律在各级层序单元中的归位,便于整个凹陷的进一步生产研究工作。通过层序划分和对比,指出盐岩在垂向上具有旋回性和韵律性、在横向上具有分区性和迁移性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准层序分析,明确了盐岩和砂岩的时空关系,提出了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和盐-砂指状交叉带的概念,指出盐-砂消长带随时间的不断迁移是导致东濮凹陷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为含盐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通过开展油气成藏研究,指出盐岩层对油气成藏具有积极意义,认为盐岩的沉积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提高了烃源岩的质量,盐岩层的存在形成的异常高压会抑制深层烃源岩热演化进程,拉长了生烃窗,对现今成藏有利。盐岩层可作为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系统的良好划分边界。对各系统的生储盖组合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落实了与盐岩有关的7种油气藏类型,指出在盐间和盐下可形成多套含油气层系。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东濮含盐盆地油气勘探。 通过地震地质研究和正演模拟分析,指出盐岩在测井上表现为低伽玛、低密度、中高速,在地震上表现为强振幅、高连续、中低频反射,具有比其它岩性更为明显、更易识别的地球物理特征,据此针对含盐地层形成了一套替代法地震地质层位精细标定技术解决了盐岩发育区大量缺少密度数据的老井层位标定难的问题。并结合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形成了一套基于逆向思维和层序地层学的双向式地震地质多信息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已见到初步效果。 在东濮凹陷这一典型含盐富油气盆地开展这种地震地质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外类似盆地中并不多见,所提出的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双向式地震地质多信息综合储层预测技术等也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独创性。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践,为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今后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仍将会继续发挥进一步指导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04
页码18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850]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发亮. 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