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新疆天文台  > 研究单元未命名  > 研究生
题名具有下落运动的大质量分子云团块的搜寻与统计研究
作者何玉新
答辩日期201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加尔肯·叶生别克 ; 周建军
关键词恒星形成 运动学与动力学 星际分子
其他题名Searching and Studying Infall Motionsin Massive Star-Forming Regions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英文摘要具有下落运动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是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动力学过程很好的样本。通过对这些区域的研究,可以为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出更准确的限制,促进对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理解。但是至今这样的样本仍然很少。因此我们在大质量分子云团块中搜寻下落运动,以获得一个大样本的下落候选体,并进一步对这些源的物理性质进行统计研究。 首先,我们从ATLASGAL巡天和MALT90第一、 二年巡天重叠区域中选取405个致密团块作为研究样本。而且样本源落在Spitzer GLIMPSE/MIPSGAL中红外巡天范围。我们使用中红外分类方法把样本源分为三类:无星核、原恒星核和超致密电离氢区。通过研究样本源质量和线尺度的关系,得出0.05gcm-2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团块尺度面密度下限。然后我们使用光学厚分子谱线HCO+(1-0)、HNC(1-0) 和光学薄分子谱线N2H+(1-0)在样本源中搜寻下落运动。 通过分析光学厚分子HCO+(1-0)、 HNC(1-0)谱线的不对称性和HCO+(1-0)分子谱线轮廓在成图区域的分布,最终确定了131个比较可靠的下落运动候选体。HCO+(1-0)分子谱线相对于HNC(1-0)更易表现出蓝不对称性,表明HCO+(1-0)更适合示踪团块的下落运动。下落运动在无星核、原恒星核和超致密电离氢区阶段的探测率分别为0.345、0.3861和0.2152。在超致密电离氢区阶段,团块下落运动的探测率依旧很高,表明团块仍然在有效的聚集物质。统计结果表明团块的870微米连续辐射的峰值流量和质量随演化增加,而团块的质量下落速率随演化减小。 然后,我们从所有剩余的MALT90巡天数据中选取327个新的样本源,并使用上述方法确定了100 个新的下落候选体。现在共有732个团块,其中的231个为下落候选体,501 个为没有探测到下落运动的团块。我们沿用文献[67]中对MALT90巡天数据的分类,把样本源分为无星核、 原恒星核、 电离氢区和光子离解区阶段。相应的每个阶段下落候选体探测率分别为41.2%、36.6%、30.6% 和12.7%。统计结果表明下落候选体相对没有下落运动的团块具有更高的柱密度和体密度。对于下落候选体,质量下落速率在无星核、原恒星核、电离氢区和光子离解区阶段分布的中位数分别为2.6×10−3、7.0×10−3、6.5×10-3和5.5×10−3 M⊙ yr−1。这些值表明下落候选体在比较晚的演化阶段仍然很有效的聚集物质。另外下落候选体和无下落运动团块的质量都表现为从无星核阶段到原恒星核阶段,然后到电离氢区阶段增加。通过拟合得到下落候选体和无下 落运动团块的质量函数,指数分别为2.04±0.16和2.17±0.31。指数与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的指数(2.35)和Planck冷核的初始质量函数的指数(2.0)接近。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ao.ac.cn/handle/45760611-7/1715]  
专题研究生
新疆天文台_射电天文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玉新. 具有下落运动的大质量分子云团块的搜寻与统计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