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湿地系统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及对氨氮去除的贡献
作者苏瑜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为东
关键词芦苇湿地 氨氮 Reed Wetland 氨氧化微生物 Ammonium Nitrogen 氨氧化速率 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群落生态学 Ammonium Oxidation Rate Community Ecology
其他题名Distribution of AOA and AOB,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Ammonium Oxidation in Wetland Ecosystems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英文摘要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活性区域,对流域中的氮素等营养物质 具有显著的拦截、过滤和净化作用。尤其在湿地水 -土边界处,频繁的水位波动 形成“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水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水文、物质和能量 交换,使其具有特殊的“边界”和“梯度”效应。湿地生态系统非均一的环境为 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此处氨氧化活性和氮损失速率都较高,成为 微生物反应的活性“热区”。 在湿地系统中,微生物对氮素的去除约占 90%,氨氧化过程作为无机氮转化 为氮气的第一步,对生态系统中氮素去除起着重要作用。氨氧化过程由氨氧化细 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两种生理特性不同的微生物共同催化,并且 AOA和 AOB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但是目前 AOA和 AOB对氨氮去除的相 对贡献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利用双氰胺和 1-辛炔双抑制剂的方法测得 AOA和 AOB分别的活性,剖析 AOA和 AOB在不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本文利用 包括定量 PCR、克隆文库、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手段与氨氧化 微生物活性测定相结合,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功能区、植物床 -沟壕系统的结 构单元以及全国尺度芦苇湿地研究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多样性以及对氨氮去除 的贡献,旨在阐述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氨氮去除的机理,为人工湿地的构 建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为岸边带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石臼漾构筑根孔湿地运行的第三到五年(2011年-2013年)的研究 发现 AOA amoA功能基因的丰度随着湿地的演替以一个数量级趋势降低,在不 同功能区 AOA丰度变化规律不同:在预处理区和深度净化区, AOA丰度在 2011-2012年基本保持不变,在 2013年降低;在植物床-沟壕系统中,AOA丰度 随着湿地演替逐渐下降。AOA多样性随着湿地的演替,在时间上基本保持不变, 而在空间上有略微波动趋势。AOA的群落结构随着湿地的演替发生了水平迁移, 并且 AOA群落结构的生态位分离首先发生在植物床-沟壕系统,虽然在湿地沉积 物中 AOA以 Nitrososphaera属为主导,但随着湿地运行,Nitrosopumilus属和 Nitrososphaera sister属有增加的趋势。综合反映湿地水文、水质和相应功能的运 行时间是驱动 AOA丰度和群落结构生态位分离的关键因素。总之,在石臼漾湿 地运行的第三到五年,AOA丰度在时间上不断降低,空间上趋于一致;AOA多 样性在时间上略微降低,空间上呈波动趋势;AOA的群落结构从相对均一状态 向多样的群落结构演替,并且在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水平转移。 (2)基于氨氧化反应在湿地边界处的“热区”效应以及水陆交错带的生态 效应,提出对植物床-沟壕系统进行形态优化改进,并在贯泾港构筑根孔湿地中得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床-沟壕系统中,氨氧化反应的活性区域发生 在小沟中心、植物床边界处;开沟后,氨氧化速率在植物床 -沟壕系统中由相对 均一的分布变为高异质性分布,开沟增强了氨氧化速率(从 1.07±0.30到 1.22±1.27 mg N kg-1 d-1),氨氧化速率在两个活性区域得到明显增强(在小沟中心增强 2.13 倍,在植物床边界增强 1.76倍)。AOA和 AOB在植物床-沟壕系统中占据不同的 生态位,AOA在植物床中主导氨氧化过程,AOB在小沟中主导氨氧化过程;开 沟后 AOB的活性得到显著增强,并且 AOB活性的变化是氨氧化速率提高的驱 动因子;AOB的活性变化与丰度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开沟后 Nitrosomonas属 的富集是 AOB活性增强的主要因素。氨氧化微生物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开沟后 AOB由 Nitrosospira主导变为 Nitrosospira和 Nitrosomonas共同在植物床-沟壕 系统中占主导;开沟也改变了 AOA的群落结构。 (3)对全国尺度 21个湿地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沉积物样品中氨氧化微生物 的分布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OA是全国尺度湿地生态系统氨氧化反应的主要 驱动者。在湿地生态系统中,AOA amoA功能基因丰度平均比 AOB高 1-2个数 量级(平均值分别为 9.85×10 7 copies g-1 和 4.01×10 6 copies g-1);并且 AOA丰 度变化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中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变化, pH、有机质和总氮含 量也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在湿地生态系统中,AOA的多样性 高于 AOB。AOB群落结构在大部分湿地中以 Nitrosospira属为主导,在碱性较 高的湿地中以 Nitrosomonas属占主导;AOA群落结构大部分以 Nitrososphaera 属占主导,7个湿地中以 Nitrosopumilus属为主导。AOA和 AOB群落结构的聚 类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全国尺度湿地生态系统的氨氧化微生物活性为 0.08-4.60 mg kg-1 d-1,具有很高的异质性;总氨氧化速率与 AOA和 AOB活性均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说明 AOA和 AOB两种氨氧化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减轻湿地生态系统中氮负荷;但是在湿地生态系统中 AOA主导氨氧化过程,氨氧化速率 与 AOA活性相关性更强也说明 AOA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氨氧化反应的驱动因子。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869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苏瑜. 湿地系统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及对氨氮去除的贡献[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