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大学
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
蔡方平[1]; 胡雪峰[2]; 杜艳[3]; 冯建伟[4]
刊名土壤学报
2012
卷号49页码:220-229
关键词下蜀黄土 红土 粒度分布 地球化学特征 古气候演变
ISSN号0564-3929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URI标识http://www.corc.org.cn/handle/1471x/2294505
专题上海大学
作者单位[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444[2]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444[3]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444[4]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44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蔡方平[1],胡雪峰[2],杜艳[3],等. 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J]. 土壤学报,2012,49:220-229.
APA 蔡方平[1],胡雪峰[2],杜艳[3],&冯建伟[4].(2012).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土壤学报,49,220-229.
MLA 蔡方平[1],et al."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土壤学报 49(2012):220-22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