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水体与沉积物中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龙虹竹1; 刘红兵2; 汪涛1; 赵原1; NSENGA Kumwimba Matthe1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2018
卷号38期号:12页码:4737-4744
关键词砷污染 水体 沉积物 自然沟渠 风险评价
ISSN号0253-2468
DOI10.13671/j.hjkxxb.2018.0246
其他题名Arsenic distribution and pollution assessment in natural ditch water and sediment in the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通过对川中丘陵区72条自然沟渠水体和沉积物总砷含量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该区自然沟渠水体和沉积物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别对该区自然沟渠水体和沉积物总砷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①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水体总砷含量在2.20~ 44.13 mug·L~(-1)之间,平均值为7.44 mug·L~(-1),其中,有22.22%的沟渠水体总砷含量超过WHO限定标准;沉积物总砷含量在3.40~ 17.78 mg·kg~(-1)之间,平均值为8.64 mg·kg~(-1),有5.56%的沟渠沉积物总砷含量超过国家一级土壤标准; ②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水体和沉积物总砷含量差异显著,沟渠水体总砷含量大小顺序为:居民区沟渠>水田沟渠>旱地沟渠>荒地沟渠;沉积物总砷含量大小顺序为:居民区沟渠>水田沟渠>荒地沟渠>旱地沟渠; ③自然沟渠水体总砷含量与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沉积物总砷含量与沉积物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④水体和沉积物总砷含量评价结果显示,川中丘陵区大部分自然沟渠总砷含量处于清洁水平,但仍有部分自然沟渠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具有潜在的砷污染风险.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38061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5262]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汪涛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处,成都61004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龙虹竹,刘红兵,汪涛,等. 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水体与沉积物中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2):4737-4744.
APA 龙虹竹,刘红兵,汪涛,赵原,&NSENGA Kumwimba Matthe.(2018).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水体与沉积物中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环境科学学报,38(12),4737-4744.
MLA 龙虹竹,et al."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水体与沉积物中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环境科学学报 38.12(2018):4737-474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